
7月15日,中共华蓥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华蓥市委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华蓥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决定》《中共华蓥市委关于坚持“工业城”定位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全国特色产业集聚地的决定》。

会议提出要更加突出高质量转型发展这条主线,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具有华蓥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转型发展示范市;着力构建“13355”工作体系(即:突出高质量转型发展“一条主线”,明确工业城、旅游市、物流港“三大定位”,锚定全国特色产业集聚地、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国重要物流枢纽地“三大目标”,树牢产业为先、项目为王、平台为基、创新为要、环境为本“五个导向”,实施工业城建设、旅游市建设、物流港建设、城市更新建设、和美乡村建设“五大行动”5个方面内容),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华蓥高质量转型发展。
纵观华蓥发展史,转型贯穿始终。历届华蓥市委始终按照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精准研判、科学决策,克服一次又一次困难阵痛,实现转型跨越。
从2009年至今,历经15年,华蓥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达26.91%,成为全省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唯一的县级市、西部地区最大散热模组生产基地、四川玄武岩纤维产业“一体三翼”重要基地;高兴物流园区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共建重点物流园区;连续三年接力获评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市、先进市、“回头看”考核优秀等次,创造了全省乡村振兴县域新样板。
实践已证明,坚持转型发展既符合客观规律也是现实需要。华蓥要想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必须靠转型发展。站在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华蓥市委深思熟虑,立足实际,突出高质量转型发展这条主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壮大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奋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转型发展示范市。
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和竞争的核心,对城市整体规划具有方向性、长远性、总体性指导作用。科学和特征鲜明的发展定位,可以最大限度地聚集资源,最优化地配置资源,最有效地转化资源。
华蓥市委在全面深刻分析自身条件、竞争环境、发展趋势后,对原有的“工业城、旅游市”发展定位进行再融合、再丰富、再提升,科学提出“物流港”定位,这既符合新的发展形势,也契合新时期发展需要。
全会提出要坚持“工业城”不动摇,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构建具有华蓥特色优势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努力建设川东闻名、省内知名、全国有名的工业名城;坚定“旅游市”不动摇,以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以华蓥山大开发为统揽,倾心做强全域旅游,擦亮“华蓥山上居”文旅新名片,努力建设在全省有美誉度、在全国有知名度、在世界有认可度的旅游名山、旅游名市;确立“物流港”新定位,充分发挥华蓥链接双核、融通全国的优势,充分挖掘华蓥物流产业、物流园区、物流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开拓创新做深做优物流。

目标是动力产生的源泉。全会提出要锚定全国特色产业集聚地、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国重要物流枢纽地“三大目标”,对走高质量转型发展道路最终“干成什么样”指明了方向,是必须紧抓不放的核心关键。具体路径:建设全国特色产业集聚地,突破发展玄武岩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抢占新兴产业发展新赛道;建设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推动华蓥山上居风生水起、唱响红岩故里红色旅游品牌、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建设全国重要物流枢纽地,依托高兴物流园区、明月高铁新区,北部发展高铁物流、南部发展货运物流。
全会要求,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五年树品牌”工作节奏,打造标志性产业、企业和产品,树立华蓥制造、华蓥文旅、华蓥物流品牌,让华蓥品牌享誉省内外,让人一提到华蓥制造就想到玄武岩新材料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一说到华蓥文旅就想到精品民宿和红色旅游,一想到华蓥物流就想到开放窗口和交通枢纽。
导向是行动的指引、前进的方向。“五大导向”是近年来华蓥市委在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工作实践中,深刻总结、高度凝练出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是必须坚持的工作理念。
全会提出要快速转变观念、优先集中力量、优先解决问题,真正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做大做强产业支撑;要坚持项目为王,所有资源跟着项目走、所有要素围着项目转、所有干部聚焦项目干,以项目大突破带动经济大发展;要坚持平台为基,集中力量推进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农业园区、旅游景区、精品城区“五区共建”,以高能级平台承载产业大发展;要坚持创新为要,加快形成以创新为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要坚持环境为本,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强化政策有效供给、做好统筹协调文章,打造有口皆碑的政务服务品牌。
蓝图已绘就,如何抓好落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找到抓手。
结合华蓥优势潜力和产业发展趋势,全会提出实施工业城建设行动,推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企业主体迅速壮大,园区能级加速提升,打造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全产业链加工基地、川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重要配套生产基地、重庆装备制造和建筑建材重要生产基地。实施旅游市建设行动,提升景区品质,优化发展布局,创新业态产品,培育优质企业,擦亮“华蓥山上居”文旅新名片。实施物流港建设行动,抓基础设施建设,抓产业培育壮大,抓上争外引赋能,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物流副中心核心组团。实施城市更新建设行动,加快优化城市面貌、提升城市能级、完善城市功能,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新蓥城。实施和美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农业园区提级、城乡融合提质,加快实现县乡村深度融合、协同振兴。

记者:周松林
编辑:吴楚珊
责编:范青燕
编委:周松林
监制:刘 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