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为华蓥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07-16 17:50:00 



盛夏时节,万物竞秀,蓥城大地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7月15日,中共华蓥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召开,吹响华蓥高质量转型发展奋进号角。

全会期间,与会人员紧密结合华蓥实际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特征,围绕市委书记徐纪敏同志在全会上的讲话和《中共华蓥市委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华蓥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决定》《中共华蓥市委关于坚持“工业城”定位 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全国特色产业集聚地的决定》,汇智聚力、建言献策、助力发展,共绘华蓥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蓝图。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此次大会站位高远,定位精准,内涵丰富,指向明确,意义重大,含金量满满。

从背景上看,市委常委会决定,以全会形式专题研究相关工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华蓥高质量转型发展。这是落实国家战略服务省市大局的政治担当,这是以转型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这是培育竞争优势提升功能定位的必然选择,这是坚持向新求质发展特色经济的重大举措。

从内容上看,《中共华蓥市委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华蓥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决定》提出构建“13355”工作体系,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华蓥高质量转型发展,包括突出高质量转型发展“一条主线”,明确工业城、旅游市、物流港 “三大定位”,锚定全国特色产业集聚地、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国重要物流枢纽地“三大目标”,树牢产业为先、项目为王、平台为基、创新为要、环境为本“五大导向”,实施工业城建设、旅游市建设、物流港建设、城市更新建设、和美乡村建设“五大行动”。《中共华蓥市委关于坚持“工业城”定位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全国特色产业集聚地的决定》明确提档升级做大做强主导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改革创新赋能产业向新求 质、深化开放合作积聚发展势能、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会场内外,与会人员认真翻阅两个《决定(讨论稿)》;分组讨论现场,大家踊跃发言、热烈讨论。

“此次大会站位高远,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华龙街道党工委书记郑伟说,“这两个《决定》让基层目标方向更明确,工作思路更清晰,奋进动力更激昂。下一步,华龙街道将抓产业、抓发展、抓治理、抓服务,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
“市委提出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华蓥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决定,非常贴合华蓥实际情况,为华蓥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将坚决按照《决定》,心无旁骛抓发展、促落实,助推华蓥高质量转型发展。”华蓥市水务局局长许定富说道。

思想在这里统一、共识在这里凝聚。展望未来,全市上下紧扣市委“13355”工作体系,以赶超跨越的信心决心、奋勇争先的昂扬斗志,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为加快推动华蓥高质量转型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华蓥而团结奋斗。

“我们将按照‘旅游市’发展定位,持之以恒做活做精文旅,聚焦‘精品民宿、红色旅游、全域旅游’三条主线,抢抓华蓥山川渝一体化发展机遇,深度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以华蓥山大开发为统揽,推动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华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冰川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们将坚决贯彻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物流港’新定位,坚持项目为王,加快西渝高铁及周边路网配套建设和明月港建设,以及高兴物流大道和高兴大道建设,积极谋划广渝物流大通道建设,加快推动铁路、公路、水路‘三位一体、多式联运’,构建形成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为推动华蓥打造全国重要物流枢纽基地贡献交通力量。”华蓥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郭中举说。
“我们将围绕和美乡村建设行动目标,以‘一团一线一点’为推进路径,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今年之内,我们将建成10个和美乡村和1个精品村,围绕粮油、生猪两大主导产业,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五类农房改造等重点项目,推进五星级蜜梨园区、粮油园区建设,争取3年之内建成10个园区。”华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丽给出承诺。
走出会场,与会人员仍然心潮澎湃。蓥城大地上,干事创业热潮处处涌动,一副副充满无限生机、蕴含创新活力的崭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记者:尹梦娇 唐登彬 范样 罗成勇 王婧文

视频后期:陈欣欣


编辑:吴楚珊

责编:范青燕

编委:周松林

监制:刘   昆